号: 116226290139439801/202308-00005 信息分类: 回应关切
内容分类: 发布日期: 2023-08-11
发布机构: 两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号:
称: 【三农服务】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
词:

【三农服务】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

文章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发表时间:2023-08-11 14:58责任编辑:两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字号: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2017年,在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的评选中,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榜”,已在多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2019年草地贪夜蛾传入我国,2020915日,草地贪夜蛾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一、栖息环境

1、草地贪夜蛾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伴随着越冬地区温暖潮湿的天气。

2、该物种似乎表现出非常广泛的宿主范围,最常消耗的植物是田间玉米、高粱、小麦和杂草。

3、当幼虫数量众多时,它们会落在优选的植物叶片上,几乎消耗了所有它们占据的植被。

 二、生活习性

(一)演化

草地贪夜蛾正发生同域种化,渐分化为两个不同的亚型,这两种亚型生存的地区与外形均没有差异,其中一亚型主要以水稻为食,另一亚型则主要以玉米为食。 

(二)迁徙

1、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可进行长距离的飞行。

2、该种迁徙的速度非常迅速,成虫一晚可迁徙长达100公里,据估计一个世代即可迁徙长达近500公里。

(三)食性

1、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的食性广泛,可取食超过76个科、超过350种植物,其中又以禾本科、菊科与豆科为大宗。

2、某些玉米品系在叶片受损时,可合成一种能抑制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的蛋白酶抑制剂,而对其具有部分抗性。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则以多种植物的花蜜为食。

3、除了食用植物外,草地贪夜蛾的幼虫还普遍有同类相食的行为,即体型较大的幼虫会以体型较小者为食,自然界中同类相食通常有助于增加该物种的适存度。

 

三、危害情况

1、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造成很大损失。在大一些的作物上,如玉米穗,幼虫可钻入为害。取食玉米叶时,留有大量孔。

2、低龄幼虫取食后,叶脉成窗纱状。

3、老龄幼虫同切根虫一样,可将30日龄的幼苗沿基部切断。

 

、防控措施

2021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在中国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及以南地区。西南、华南地区发生代次多,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等发生,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地区偏轻发生。

下面的防措施由全国农技中心提供,供大家参考。

1.生态调控技术。

以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区和境外虫源早期迁入区为重点,强化生物生态预防措施。科学选择种植抗耐虫品种,同时在玉米田可间作套种豆类、洋葱、瓜类等对害虫具有驱避性的植物或在田边分批种植甜糯玉米诱虫带,趋避害虫或集中歼灭,减少田间虫量。

2.种子处理技术。

在播种前,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

3.理化诱杀技术。

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杀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

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按照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的标准(集中连片使用,面积超过1000亩,可按1.521个诱捕器标准设置)全生育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田边、地角、杂草分布区诱捕器设置密度可以适当增加。

苗期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1.2米,后期则高于植株顶部1525厘米,随着作物生长,应注意调节诱捕器高度。

在使用期内,根据诱芯的持效期,及时更换诱芯,以达到最佳的诱杀效果。

4.生物防治。

作物全生育期注意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半闭弯尾姬蜂、淡足侧沟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和益蝽、东亚小花蝽、大草蛉和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在田边地头种植显花植物,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态环境。

在草地贪夜蛾卵期积极开展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控害技术。

抓住低龄幼虫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

5.科学用药。

在全生育期实施性诱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根据虫情调查监测结果,当田间玉米被害株率或低龄幼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成株期防治指标分别为被害株率5%20%10%,对于世代重叠、危害持续时间长、需要多次施药防治的田块,也可采用百株虫量10头的指标),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虱螨脲、虫螨腈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意重点喷洒心叶、雄穗或雌穗等关键部位。

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陇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供稿)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