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6226290139439801/202308-00004 信息分类: 回应关切
内容分类: 发布日期: 2023-08-11
发布机构: 两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号:
称: 重磅文件出台!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词:

重磅文件出台!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文章来源:市发改委发表时间:2023-08-11 14:56责任编辑:两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字号: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出炉。这份干货满满、含金量高的顶格文件,向全国1.18亿户个体工商户、5000万户民营企业派发了“定心丸”。
《意见》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1条针对性强的举措,回应了市场核心关切以及痛点、难点。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说,“从根本定位上对民营经济予以明确,有利于稳定民营经济的发展预期。”
杨畅认为,民营经济对于整体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创造就业、促进创新、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一是本次《意见》以高规格文件方式,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信号,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二是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回升向上的关键时期,本次《意见》出台能够有效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三是着眼于全方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直击当前障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务实管用的解决方案,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有业界专家还称,31条对优化民企的发展环境的意义重大,有望形成示范效应,加强民企发展的信心和动力,鼓励社会各界对民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友好,从而加大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并更好增进就业。
凸显民营经济重要地位
《意见》开门见山指出,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这一定位折射出民营经济的关键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欧阳慧表示,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占比最高的经营主体,其增长的系统性潜力一旦释放,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鲶鱼效应”,拓展拥有巨大人口规模市场的增量空间,为中国式现代化激活微观组织、有序高效配置市场资源、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基础。
这一定位也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李兆前表示,将民营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任务直接关联,与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直接关联,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意见》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是党的大政方针、不会变也不能变的强烈信号。
在民营企业家看来,这种信号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意见》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民营企业坚定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多项措施支持民营经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王丹表示,最新发布的《意见》,是对这一文件的延续和深化,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署的切实举措。“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统揽战略全局提出新目标。此次《意见》在科学研判中国式现代化新要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科技革命新机遇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经济发展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战略新目标,能够促使民营经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聚焦关键问题提出新举措。《意见》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使政策更加契合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比如,文件指出要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类务实举措将全面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一些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也随着此次政策出台得到集中回应。王丹表示,《意见》提出四大亮点,回应民营经济四大核心关切。
一是以更大力度破除市场准入和竞争障碍,回应公平竞争关切。《意见》瞄准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要素获取等方面的隐性壁垒,再次强调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切实破除各类变相市场准入障碍,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这些重大举措能够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路、破冰、除障。
二是以注重形成涉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回应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的现实关切。《意见》在全面调研和系统梳理基础上,指出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打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增强政策精准性和透明度、简化支持政策申请程序等方式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三是以完善司法执法体系为关键点,回应平等法治保护关切。《意见》切实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精神,突出司法执法体系权威性和公正性对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和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相关举措,明确要提高监管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畅通涉企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渠道。这些举措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通过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强化正向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回应政策不连续、不稳定等问题。《意见》明确要增强涉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指出要依法依规履行涉企政策调整程序,根据实际设置合理的过渡期,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这些举措能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轻装上阵。


马化腾撰文:

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加油鼓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这次中央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民营企业坚定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意见》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看得准、看得深,推出的举措针对性强,稳定了大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预期。近两年来,在疫情和其他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一些民营企业遇到较大困难和挑战,发展预期受到一定影响。《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关切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监管导向、法治保障、舆论氛围等问题,都给出了制度化安排和明确指导意见,把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落实为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坚定了大家做优做强企业的信心。
《意见》对互联网行业提出全面战略要求,为平台经济指明发展方向,增添了我们持续开拓的决心和动力。互联网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在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技术创新和开拓国际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当前,我国平台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过往的发展模式正在革新重塑,对扩大需求、创新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的价值有待充分发挥。《意见》指出,“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补齐短板弱项,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开放、创新、赋能”的要求,锚定了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我们将围绕这些战略方向聚焦发展力量,坚守“连接器”、“工具箱”、“小助手”的角色定位,推动消费互联网业务为扩大内需不断输出新动能,强化产业互联网业务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创新深度,并以“数字工匠精神”坚持不懈地增强海外业务竞争力。
《意见》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殷切期望,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为用户、产业、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感责任感。《意见》从完善治理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到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对民营经济改革创新和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在我们内心激起强烈共鸣。近年来,大量领军民营企业把“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全部业务的底座,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落脚到“用户价值、产业价值、社会价值”这“三位一体”之上。科技创新方面,我们主动从产品创新向基础研究拓展,大力投入前沿技术研发;内部治理方面,我们全力降本增效,科学提升管理效能;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我们以共同富裕为战略指引,大力支持国家基础科研、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公益慈善数字化等领域,积极投身养老、助残、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落实好《意见》精神,我们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深度参与“数实融合”,努力发挥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
当前,通用人工智能浪潮涌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我们再次迎来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作为民营科技企业,肩负着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责任。我们将以《意见》发布为契机,坚定信心向前看、练好“内功”加油干,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认真践行“科技向善”,坚定推进“数实融合”,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促进增长、推动创新、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图速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文件下载